痛风
高血压
颈椎病
脂肪肝
脑卒中
慢性肾炎
血脂异常
Ⅱ型糖尿病
单纯性肥胖
轻度冠心病
支气管哮喘
骨质疏松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

高血压

推荐运动

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门球、慢节奏交谊舞、气功、骑自行车等较柔和的运动方式,不宜选举、拉、推、挑重物之类的活动,应避免剧烈运动。

运动强度

中偏低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控制在其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70%左右,以身体出汗、不气喘为宜。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可酌减。

时间和频率

锻炼时间最好放在上午9~11时和下午16~18时,避免在寒冷的清晨和晚间。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运动前后分别进行5~10分钟的热身和放松活动。对初始锻炼的高血压患者,须有1~3个月的适应期。

注意事项

1、运动须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2、症状不稳定和已经发生心、脑、肾并发症者暂时不宜运动。

3、饮食要低盐清淡,食物以低脂肪、低胆固醇和适量蛋白为主。

4、不宜下蹲起立,防止造成血压过高或中风。

5、若在运动中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率失常或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Ⅱ型糖尿病

推荐运动

步行是国内外最常用的理想运动项目,其它可选择慢跑、太极拳、骑车、跳绳、游泳、爬楼梯、爬山、舞蹈、健身操等有氧运动,应避免进行高对抗性和计较胜负的竞技性体育项目。

运动强度

中等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控制在其最大心率(220-年龄)的70%左右,以身体出汗、不气喘为宜。老年人心率一般控制在110~130次/分钟,体质较弱者可酌减。

时间和频率

应餐后60~90分钟开始锻炼为宜。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45分钟。运动前后分别进行5~10分钟的热身和放松活动。

注意事项

1、运动疗法应与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相结合。

2、避免空腹、降糖药物高峰时以及长时间、大运动量的运动。随身携带饼干,有效应对低血糖反应。

3、糖尿病严重肾病、病足、重症心脑血管病、眼底病变等并发症者不宜运动。

4、脚穿具有保护功能的鞋子和袜子。

单纯性肥胖

推荐运动

优先选择对踝关节、膝关节、腰等负荷较小的步行、慢跑、游泳项目,其它可选骑自行车、爬山、跳绳、踢毽、打球、健身操等运动,辅以必要的肌肉训练,防止去脂体重的丢失。

运动强度

以中等强度、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为主,运动时心率宜控制在其最大心率(220一年龄)的70%左右。老年人一般在110~130次/分钟,体质较弱者可酌减。

时间和频率

最好在人体能量代谢率高的16~l8时进行,一般每周3~5次,每次活动30~60分钟。同时,每周进行2~3次的肌肉力量训练。

注意事项

1、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米)2;BMI在18.5-23.9之间为适宜,BMI 在24~27.9 之间为超重,BMI≥28为肥胖。

2、减重不宜过快,应控制在每周0.5千克。

3、肥胖者体重负荷大,运动时应注意避免运动损伤。

4、运动的同时注意控制饮食。

轻度冠心病

推荐运动

应选节律较缓,能使上、下肢大组肌群适当活动的项目,如步行、慢跑、太极拳、骑车、游泳、健身体操等有氧运动,不宜进行强度过大、速度过快的剧烈运动,尤其不应参加激烈的竞赛运动,避免快速、屏气、骤停用力的动作。

运动强度

低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控制在其最大心率(220-年龄)的50~60%。初始锻炼者,应循序渐进,逐步过渡到正常的运动量。

时间和频率

一般每周3~4次,每次持续20~45分钟。中间可休息1~2次,每次2~3分钟。运动前后分别进行5~10 分钟的热身和放松活动。

注意事项

1、定期进行心脏功能测试,随身携带必要的药物,最好有人陪伴运动。

2、运动前2小时内不要饱餐或饮用兴奋性的饮料。

3、不要在过热、过冷、过湿等极端的环境下运动,避免出入温差太大的场所。

4、运动时出现腹痛、胸痛、憋气、头晕、恶心、呕吐、虚汗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5、少吃动物脂肪、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及甜食。

痛风

推荐运动

适宜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太极拳、气功、广播操、跳舞、踢毽子、门球、游泳、羽毛球、爬山、跳绳等有氧运动,不适合短跑、长跑、足球、篮球、滑冰等竞技性强、运动剧烈、易诱发痛风性关节的无氧运动。

运动强度

中偏低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控制在其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70%,以身体轻微出汗为宜。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可酌减。

时间和频率

应避开饭前半小时、饭后1小时及睡觉前1小时运动。一般选择餐后1~2小时进行,并注重饮水。每周运动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

注意事项

1、多喝水,达每日2000ml以上,有利于尿酸的排泄。

2、坚持低脂肪、低蛋白的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肉汤、贝类海产品等。

3、禁饮白酒、啤酒和药酒。

骨质疏松症

推荐运动

病情较轻、体质较好的可采取跑步、登台阶、跳绳、踢踺子、原地跳高、乒乓球、羽毛球、排球、舞蹈、骑自行车、游泳等项目,也可借助跑步机、划船机等进行锻炼;体质较差的可采取步行、慢跑,太极拳、气功、体操等。

运动强度

中偏低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控制在其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70%,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可酌减。

时间和频率

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运动前后分别进行5~10分钟的热身和放松活动。无骨折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每周可进行2~3次的较轻举重运动。

注意事项

1、运动疗法要和药物治疗、饮食结合起来,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牛奶、乳制品、骨头汤等。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应及早预防。

2、运动中注意自我保护,防止跌伤或骨折的发生。

3、不宜走鹅卵石路,以免造成身体伤害。

颈椎病

推荐运动

可选择各类颈椎操、蛙泳、放风筝、打羽毛球、瑜伽等颈部伸展运动,经常低头的乒乓球等运动则不适宜。

【颈椎操】取坐位,全身放松,颈伸直,双手自然交叉置于腿上。

第一节:

1、头正位

2、头低下至最大限度

3、抬头回到正位

4、头仰至最大限度

5、恢复头正位


第二节:

1、头正位

2、头向左转至最大限度

3、头回到正位

4、头向右转至最大限度

5、头恢复正位


第三节:

1、头正位

2、头向左转,下颌尽量够左肩

3、头回到正位

4、头向右转,下颌尽量够右肩

5、头恢复正位


【缩颈揉肩操】可坐位或站立,全身放松,双臂自然下垂,双手半握拳

1、耸肩缩颈,双肩向前顺时针揉动

2、颈肩收回到中立位

3、耸肩缩颈,双肩向后逆时针揉动

4、颈肩恢复到中立位


【颈椎“米”字操】

1、先写一横,头尽量由左到右划一横线

2、头回到正位

3、再写一竖,头尽量向前上方拉伸,自上而下划一竖线

4、头回到正位

5、头颈尽量向左上方拉伸成45度,而后斜行划线拉伸至右下45度

6、头回正位

7、同法书写米字右上点

8、头回正位

9、头颈尽量向右前上方拉伸,向左下方划一撇

10、头颈回到正中位

11、头尽量向左前上方拉伸,向右下方划一捺

12、恢复头颈正位

运动强度

中偏低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控制在其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70%为宜,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可酌减。

时间和频率

颈椎操须每天坚持,其他项目可每周2~3次,每次持续30分钟。

注意事项

1、颈椎操的动作速度要缓慢,幅度逐渐加大。引起症状的动作方向需逐步适应,顺势而动。

2、颈部要注意保暖,不能受凉。

3、禁忌闭目做大幅度的颈部环绕动作,防止椎动脉和颈部神经受压迫而产生头痛晕厥以及肩臂疼痛和手指发麻的症状。

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

推荐运动

在专项训练下列动作的基础上,选择倒着走、踢腿、游泳、跑步、爬楼梯、跳绳、跳舞等增加腰腿部力量的运动,不适合高尔夫球、网球、棒球、保龄球等扭动身体,骑车、举重等弯动身体以及在运动过程中腰椎活动范围很难预料的对抗球类运动。

【抱膝触胸】仰卧硬板床上,屈膝屈髋大腿贴胸,双手抱膝,保持5秒钟。重复三次,逐渐增至10~20次。

【直腿抬高】仰卧硬板床上,双腿交替进行直腿抬高各10~20次。

【飞燕点水】俯卧硬板床上,两手交叉置于腰部,背、腰、臀、腿部肌肉同时用力,将上体和腿同时抬起,保持5秒钟,,再还原俯卧位,反复做10~20次。

【拱桥运动】仰卧硬板床上,用头部、双肘、双足做支撑点,使背部、腰部、臀部及下肢呈弓形撑起,保持数分钟后,缓慢重复10~20次。

【背部放松】俯卧,用双臂支撑上半身,双脚背着地,保持五秒钟,使背部肌肉松弛,重复1O次。

【单杠悬吊】双手抓握单杠,双脚离地腾空,滞留3~5分钟落下,重复动作3~5遍。

运动强度

中偏低运动强度。运动时的心率控制在其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70%,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可酌减。

时间和频率

应避开饭前半小时、饭后1小时及睡觉前1小时运动,专项训练动作每天1~2次,其他项目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为宜。

注意事项

1、锻炼时的动作要柔和轻缓,应避免对椎间盘的重压和对椎体的爆拉,运动强度和量要循序渐进。

2、运动时,如出现明显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停止。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牵引、推拿、髓核化学溶解、物理疗法、药物疗法,很难杜绝病症的复发。日常生活中,腰椎的椎体要保持正确姿势和位置关系,必须依靠腰腹肌和韧带强大的力量加以维持。因此,以加强腰腹肌力量练习为主的运动疗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脂肪肝

推荐运动

应选择以锻炼全身体力和耐力为目标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登楼梯、爬山、打羽毛球、踢毽子、呼啦圈、拍皮球、练呼啦圈、跳舞、做广播体操、跳绳和游泳等,可降脂解肥,促进肝内脂肪消退。

运动强度

中等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控制在其最大心率(220-年龄)的70%左右,以身体出汗、不气喘为宜。老年人心率一般控制在110~130次/分钟,体质较弱者可酌减。

时间和频率

最好选择在下午或晚上进行,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

注意事项

1、控制饮食和饮酒,少吃富含脂肪和糖类的食物。

2、脂肪肝伴糖尿病、肾病、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或已发展至肝硬化阶段,应限制运动。

血脂异常

推荐运动

首选步行、慢跑,注意抬头、挺胸、收腹、双眼平视、肩部放松、肘部弯曲约90度,自然放在腰间,并随走跑节奏前后摆动。也可选骑车、健身操、游泳、太极拳、爬山、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有氧运动,忌剧烈的无氧运动。

运动强度

以中低强度的耐力性运动为宜,运动时的心率控制在其最高心率(220-年龄)的60%~70%,以运动时稍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为宜。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可酌减。

时间和频率

建议每周锻炼5~7次,每次运动间隔不要超过2天,最好每天锻炼1次,每次30~60分钟。锻炼前后要分别进行5~10分钟的热身和放松活动。身体条件较好者,每天累计运动时间可延长到90分钟,以获得更好的血脂改善效果。

注意事项

1、注意饮食,多吃清淡食物,控制盐和油的摄入量。

2、如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要减慢速度,逐步停止。

血脂异常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需结合医生的建议,确定运动方案。

【走跑锻炼调脂解析】走跑锻炼可使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游离出来供能,使三酰甘油的分解代谢加强,高密度脂蛋白合成增加。同时,可促进肝脏对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摄取与降解,促进胆固醇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液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浓度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升高,起到调节血脂,防治血脂异常的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推荐运动

平时应做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的全身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爬楼梯、骑车、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广播体操、气功等有氧运动,提高心肺功能,忌剧烈运动;注重针对性的呼吸功能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各类呼吸操,锻炼膈肌,控制肺气肿的发展。

腹式呼吸】全身放松,取立位、坐位或平卧位,两手分别放在前胸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腹部的手有上抬感觉,而胸部的手原位不动,腹部缓缓鼓起;呼气时,腹部尽量往内缩,气要缓缓地往外呼。此外,身体条件相对好的,在吸气和呼气之间可加人憋气的动作,时间比例是1:4:2。患者可每天早、中、晚各练1次,每次5~10分钟。

【缩唇呼吸】以鼻深吸气。呼气时,将唇口缩小,如吹口哨般地缓慢吐气。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每天锻炼2次,每次10~20分钟。

运动强度

低运动强度,运动时的心率控制在其最大心率(220-年龄)的50~60%。

时间和频率

餐后1~2小时开始锻炼。呼吸功能锻炼每天坚持;体育锻炼每周3~5次。开始时每次持续5~10分钟,每天2~3次。逐渐适应后,可延长为每次20~30分钟。

注意事项

1、患者的饮食应该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避免产生过多二氧化碳),少食多餐。

2、加强耐寒锻炼,坚持用冷水洗脸、擦身等,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期暂停锻炼。

3、应戒烟,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减少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吸入。

【释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慢肺阻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可存在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病死率较高。

支气管哮喘

推荐运动

首选各类呼吸操和游泳。其它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骑车、划船、健身操、气功、羽毛球、乒乓球、踢毽、跳绳等有氧运动。

【立式呼吸操】

1、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

2、吸气时,头向后微仰,两臂下垂,尽量挺腹

3、深呼气时,两手压迫胸廓两侧或压迫上腹部,慢慢将气呼出。

运动强度

中等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控制在其最大心率(220-年龄)的70%左右,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可酌减。

时间和频率

呼吸操每日2次,每次持续10~15分钟,并根据情况逐步延长时间和次数。其他项目每周锻炼3~5次,每次20~30分钟。如有困难,可以分为2~3个10分钟来进行。运动前后分别进行10~15分钟的热身和放松活动。

注意事项

1、尽量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锻炼,避免在寒冷、干燥的地方锻炼。运动时尽可能用鼻呼吸,或戴上口罩以起到加温保湿的作用。

2、若对花粉过敏,在花粉季节尽量不要外出锻炼。

3、运动前预防性用药,运动时出现气喘、胸闷等症状时,可重复用药。

4、急性发作期不宜运动。

脑卒中

推荐运动

从恢复期开始,脑卒中患者的运动疗法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他助被动运动】除作瘫痪肢体按摩和被动运动外,应让患者用健肢协助患肢进行握拳及手指、足趾的屈伸等各种活动。协助患者起床、坐起,逐步过渡到独立起坐,再过渡至扶物起立及站立。

【自助被动运动】训练患者恢复步行。

1、训练患肢进行握小球,打绳结主动练习。

2、扶持患者站立,摆动身体。

3、两腿轮流负重,再过渡到踏步,扶拐走路。

【【主动运动】恢复患者日常生活技能,包括各种复杂步行练习,走上下斜坡、楼梯,进行较长距离步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肌肉的协调动作,进行灵活性锻炼的各种徒手操、太极拳、慢走及球类运动。

运动强度

患者参加运动,应从小运动量开始,遵循缓慢柔和的原则,逐步增加运动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时间和频率

每天坚持进行,每个动作3~5 秒完成,重复3~5次。自主运动后的体育锻炼每周至少进行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注意事项

1、提倡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进食谷类、牛奶、豆类和肉类等,使能量的摄入和消耗达到平衡。

2、限制红肉和食盐的摄入量。

3、戒烟限酒。

慢性肾炎

推荐运动

应以步行、慢跑、太极拳、气功、各种健身操、羽毛球、乒乓球等耐力运动和以持轻物、练拉力器等肌肉锻炼为主。

运动强度

中偏低运动强度,运动时的心率控制在其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70%,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可酌减。

时间和频率

餐后2小时开始锻炼。每周5~7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或每天2~3项活动交替进行,每项练10分钟左右,中间休息2~3分钟。运动前后分别进行5~10分钟的热身和放松活动。

注意事项

1、一般在室外进行,如遇气温骧变和大雾、大风大雪等虬应改在室内进行。

2、天气过分炎热时应停上锻炼,以免因出汗多而脱水,使肾功能恶化。

3、定期到医院检查,如相关指标未升高则表明运动量合适,否则应减量。

4、倡导低蛋白饮食,伴水肿或高血压患者应限制钠的摄入。

青岛市公共体育场

青岛天泰体育场

地址:市南区文登路9号

弘诚体育场

地址:市北区康宁路10号

沧口体育场

地址:李沧区永平路80号

青岛市第二体育场

地址:市北区德平路3-1号

青岛国信体育场

地址:崂山区银川东路3号

深圳路体育公园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青钢立交桥

青岛体育街

地址:北仲路33号

浮山生态运动公园

地址:银川西路87号(浮山香苑)

百姓乐园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山城路188号

中联运动公园

地址:榉林公园北侧明霞路37号

中联(李沧)运动公园

地址:青岛市李沧区永平路80号

中联(黄岛)运动公园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天目山路302号

四方奥林匹克体育公园

地址:安阳支路17号

唐岛湾滨海公园

地址:黄岛区漓江西路唐岛湾公园内健身区

青岛市民健身中心

地址:高新区河套街道火炬路以南

莱西体育中心

地址:莱西市北京东路17号

平度奥体中心

地址:平度市福州南路

胶州体育中心

地址:胶州市香港路与世纪大道交叉口南侧